查看原文
其他

专访|樊希安:出版业如何实施供给侧改革

2016-02-03 方菲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

目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。“供需错位”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:一方面,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供给体系,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,高端产品供给不足。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,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,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,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,才是结构性改革。


因此,强调供给侧改革,就是要从生产、供给端入手,调整供给结构,为真正启动内需,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。传统的先增长后治理、追求增长忽视公平等发展方式失去了可持续性,必然走到尽头。新常态下,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、大格局、大趋势,是中国无法回避、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。
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,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要素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供给侧要通过产业的调整,通过创新,来提高生产率,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。通过结构性改革调整,应该对2016年经济的增长有一个乐观的预期。


结构性改革是改革的重头戏,也是考验中国经济能不能转型升级的关键。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,需要结构性改革来推进,需要在需求结构、投资结构、城乡结构、区域结构、产业结构、分配结构等方面发力。




樊希安国务院参事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

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概念的提出,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: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,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。从宏观层面分析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合我们出版业。出版业同样有一个结构性改革的问题。

去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概念。今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,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,减少无效供给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。


针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,一般认为主要是消费能力不足。如出版业,主要是人均图书购买能力不强。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认为解决问题主要应从供给端入手,调整产业结构,提供适销对路产品,促进产品消费。您怎么看待中央这个判断?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出版业?


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,就有“释放新需求,创造新供给”的概念。我在国务院参事室组织的学习会上,参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讨论,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。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概念的提出,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: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,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。我认为中央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。当前我们国家总的经济形势是稳中求进,但是下行压力也比较大。市场疲软,经济发展乏力的现象是存在的。倒逼过来,可以有很多办法加以解决,但中央特别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
以往我们总是把供给侧与需求侧放到一起说,经济上三驾马车就是投资、消费、对外出口,遇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,总是从刺激消费上做文章。认为国民的消费观念有问题,很多钱放到银行里,怎么刺激都舍不得花。现在我们看清了,更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在供给上出了问题,供给与消费不相匹配。产能过剩有没有呢?有。像钢铁、煤炭、建材、地产等等确是过剩,需要去库存,去产能。但是供应不足,或供应不对,是更加突出的问题。如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跑到国外去买马桶盖儿?因为那种商品具有人性化,很好用,他舍得花很多钱去购买。所以说,从供给侧发力,为消费者生产符合需要的产品,去解决消费乏力的问题,这是中央提出的一记良方。


我们出版业也是这样。记得2014年两会前,在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座谈会上,我向总理建议,应深入持久地在全国倡导全民阅读活动,得到总理的肯定。当上国务院参事以后,我更想从宏观层面关注出版业的发展和全民阅读开展。在调研中,不仅接触了生产方(出版社)、流通方(书店),也接触了消费方(读者),对出版业现状有了一些比较深切的了解。从宏观层面分析,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合我们出版业。出版业同样有一个结构性改革的问题。


现在我国每年出书47万种,83亿册,在全世界算得上出版大国,但还不是出版强国。书的品种很多,但读者反映书店里又买不到好书,满足不了需要。好多书到书店根本没有上架,所谓“见光死”,原样退回;还有的“不见光死”——包都没打开,就被原包退回了。相当一部分书跟风出版,重复出版,庸俗,媚俗,格调低下,印刷质量差。拿去年来说,我们出了很多好书。像《抗日战争》、《火印》、《草木缘情》、《抗战家书》等。但是精品不多,不足,有高原无高峰。长篇小说一年出版5000多部,但是只有《群山之巅》、《篡改的命》《一座营盘》《桃夭》等少数作品被人们称道。卖了上千万册的《秘密花园》,减压的功能可能有,但其中有多少思想文化底蕴却很难说。


我们中版集团一年出书16000多种,好书是不少;但毋庸讳言,也有质量不高,销量不好,每本销量只有三五千册的图书。总而言之,我个人判断,出版业也同样存在着供需错位、产品不够优化的问题。也存在一些出版社库存量过大的问题。供给与需求出现了矛盾,出版社应该实现的效益没有实现。造成一些出版社利润下降,甚至亏损。就是从企业生存计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非抓不可了。


我认为在四个层面上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空间。一是调整产品结构,二是加强渠道建设,三是强化出版业服务,四是化解产能过剩。


根据上述情况,您认为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?

 

考虑到出版业的实际,我想在四个层面上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空间。一是调整产品结构,二是加强渠道建设,三是强化出版业服务,四是化解产能过剩。


产品结构怎么调整?我认为数量多少并不是根本矛盾。如果数量又多又好有什么不好?我们中国是人口大国,有13亿人。每年除掉教材教辅,一般出版物也就二三十亿册,平均每人不到3册。所以我认为出版业关键是提高出版质量,调整出版结构。面向什么调整?一要面向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调整。要突出主旋律,强化主题出版,让老百姓喜闻乐见。有些书虽然是主题出版,但是质量差,缺少艺术性,还是没人看。所以要树立精品意识,加强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。努力生产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、体现中华文化精神、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、反映中国人民奋斗追求、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图书。二是面向市场调整。出版结构在坚持导向前提下,必须积极面向市场加以调整。因为读者最大的需求在市场,市场后面是读者。我们说让市场说话。什么是市场?党和国家提倡的就是市场,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市场。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出版结构,这也是出版社责任所在和发展方向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市场,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,全心全意为他们生产图书。当前出版业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,很多人在流水线上攒书,图书生产很多很快,但只是他们想挣钱的,并不是老百姓真正想要的。我们到二三线城市调查,发现包括中版图书在内,销售空间很大。做出版的,必须深入到第一线,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,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,按照他们的需要,扎扎实实地做好出版。我想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所在。三是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走专业化道路,发扬大国工匠精神,把自己擅长的图书做到极致。同时又要发现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短板,及时补足。比如中版集团有很多全国著名的品牌产品,但也有自己的短板,少儿类、教育类图书本来市场需求最大,却恰恰是我们的弱项。我们要想做强做大,除了坚持专业化优势之外,还要补齐我们的短板与不足。一个出版社不必追求面面俱到,但是作为一个大型出版集团,严重的短板必须补上。


二要解决渠道不畅的问题。目前我们的发行渠道远比几十年前进步得多。但是对满足13亿人的读书需求来说,还有很大差距。这里不仅是生产不能适销对路,供需错配;还有本来质量不错的图书,只是由于渠道不畅,送不到读者手中,造成大量库存积压。如中版集团,有全国一流的品牌产品,却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,高位截瘫。现在搞的“百店千柜工程”就是想在销售渠道上有所突破。在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建了8个,这是点;还要向二三线城市延伸,解决面的问题。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新媒体建设投入,加大新旧媒体融合营销的力度。尽快建立起立体营销网络。我认为,把渠道建设好,打通阻碍市场流通的任督二脉,也是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。


要搞好渠道建设,我想有三个问题不能回避:一要打破市场分割,建设好几个大的发行集团,融通全国发行网络。你看全国航空公司就那么几家,手机制造商就那么几家,没有造成竞争乱象;但图书发行还是各地区为王。首先他要保证自己的本版书发行畅通,然后才去考虑其他。这样一来,地方保护主义就在所难免。二要打造专业化的销售渠道,根据不同类型图书不同的发行特点,如美术、少儿、文学、科技等,各有自己的细分渠道。要下功夫把这些渠道做精做细,相应的读物才能最便捷地到达需要者的手里。三要线上线下展开立体营销。有些网络书店积极办地面销售,如当当网;也有地面店办网络销售,如浙江博库书城。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融合发展,线上线下一体互动,更广阔的销售空间才能向读者敞开。四是创新营销模式,吸引读者眼球。中央五大发展理念,第一就是创新。各地都有先进经验值得借鉴。三联书店创办的24小时书店是其中之一。那里备有阅读桌椅,让读者宾至如归;每年几百场活动,让读者浸淫文化熏陶;那里有小小毛毯,遮挡住读者夜半的微寒。两年多来,销售业绩连年上涨,并带动全国20多家24小时店出现。你给读者一份暖意,读者给你十分认知。


三是服务方面的加强与优化。以往出版业都是售前、售中服务。其实出版业服务贯穿在出版端,也贯穿在发行端。如优化选题,推出读者喜爱的产品;创新营销,让读者更多了解图书内容;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,提供明朗的空间和周到的服务。自始至终,突出服务意识,才会最终把好书让读者买走。在我到过的一些书店,像深圳书城、南京路解放书店、合肥图书城等等,书还是那些书,但服务上去了,销售的业绩立刻显现。


四是优化产能,化解库存。出版业作为特殊行业,对产能要分析。数量多、质量低肯定不行;质量好、数量少也不行。这的确要进行科学把握。对库存也要分析。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。必要的库存是保证流通的前提,死库存必须消化。出版业的僵尸企业也是有的,有的出版社就是资不抵债,濒临破产。处理僵尸企业要讲究政策,有的可以并入大企业生存发展,不一定非得破产。


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。供给侧与需求侧也是相互联系,相辅相成的一体两翼。关注供给侧,不是不讲需求侧。


□您刚才讲到“以往我们总是把供给侧与需求侧放到一起说”,请问在强调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时,如何看待出版业的需求侧?


■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。供给侧与需求侧也是相互联系,相辅相成的一体两翼。关注供给侧,不是不讲需求侧。我们在全国已经发力10年的全民阅读活动,就是从阅读端拉动需求,通过提高人们阅读积极性,增强人们对图书的购买力。过去几年,国家财政投入几百个亿建立农家书屋,也是国家买单提高群众阅读欲望。一些城市广泛开展读书活动,发放购书卡,有效刺激了读者消费需求。目前重点关注供给侧,是当前主要矛盾,必须下大力气做出成效。多出精品好书,满足群众需求。实际上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,最终也是为刺激读者购买欲望。不能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就把以前做的需求端工作都放弃了。这样做是以偏概全,不符辨证法的本色。




转载请注明来源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》

订阅商报请点击:线上商城链接







中国出版传媒商报

持续打造中国出版传媒业

第一全媒体传媒(群)

邮发代号:1-217

国内统一刊号:CN11-0282

微信号:zgcbcmsb
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


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